本報訊(記者 張駿)以前辦一個《就業失業登記證》,從送交材料到取證,要跑兩次。“現在一趟解決,方便得很。”楊浦居民王某在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辦理失業登記,窗口工作人員接收材料、核實信息,只花了不到10分鐘,敲著鋼印的失業登記證就辦出來了。
  看上去並不複雜的事,以前為何要分兩趟呢?楊浦區就業促進中心黨支部副書記王海鷹說,這與人社部門的管理流程有關,根據規定,就業失業登記受理窗口設在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而就業促進中心經人社部門授權負責管理鋼印。儘管是按規章辦事,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不少市民把跑兩次的問題擺上了臺面。“我們請示了人保部門,經過協調溝通,12枚新刻鋼印送到了全區12個街道鎮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落實專人保管,並制定嚴格工作流程和管理規定。“這兩年楊浦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數量年均超過1.3萬本,這枚鋼印下沉,至少能讓萬餘群眾少跑一趟路。”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楊浦區326家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認真梳理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堅持將整改落實到“神經末梢”,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最後一公里”的新變化。
  優化流程、簡化程序只是一方面。楊浦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除了做好“減法”,對照“問題清單”抓整改,執法部門、窗口單位等還在改善服務方面努力做“加法”。區四套班子領導、100餘名處級幹部參與“一線工作法·服務零距離”專項行動,到執法監管一線、窗口服務一線,通過親身體驗,查找服務盲區。一些窗口單位主動延長工作時間、提供午間窗口,方便市民辦事。
  控江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通過增設“前臺”預審、將“菜單”的專業表述“翻譯”得簡單易懂,使群眾辦事效率大幅提高。“快了,以前要來三四次呢。”一名老人來辦理退休手續,同時申領了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費,又順便幫外地來滬親戚辦了居住證,前後花了10分鐘。“前臺看過我的資料沒錯,再來排隊,不會白白等很久最後發現辦不了。”
  群眾來辦事,某頁材料錯了怎麼辦?停車不便,能不能想辦法解決。“為群眾提供便利,需要將心比心。”楊浦區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王偉說,為了一頁紙的問題重新跑一趟,確實不夠人性化。所以投促中心剋服接待大廳面積小的困難,闢出一小塊區域供市民上網、打印文件。對於停車不便,投促中心曾聯繫了附近一處停車場,豎了指示牌,指引市民停到那裡。但很多市民不願意停過去,門口亂停車現象嚴重。現在,中心把工作人員車位讓給了辦事群眾,自己的車停到附近停車場。“以前覺得把車停在工作單位理所當然,現在這麼做了之後才發現,這樣確實更合理,因為辦事群眾流動快,車位利用率高。” 下轉◆5版(上接第1版)
  在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過程中,一些窗口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形式主義”。比如舉辦針對社區失業人員的就業招聘會,以前擔心來的人少、場面不好看,就給街道、居委就業援助員下指標。“這個指標下去就是懶政。”王海鷹說,失業人員不願意來硬要拉來,招聘會效果可想而知。“人家不願意來,還要從舉辦方自身找原因,真正把好事落到實處。”現在,就促中心開始與街道聯合舉辦小型化、社區化招聘會,並邀請附近街道一起參加。招聘會辦到家門口、崗位也送到家門口,就業援助員把招聘信息通過傳單、短信送達失業人員手中,確保每個失業人員一年有三四次獲得就業崗位信息,有感興趣的企業或崗位就可自行前往。“現在招聘會沒那麼熱鬧了,但意向率並沒有降低。”
  (原標題:一個鋼印放社區,萬餘群眾少跑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47luos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