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大網 蓄活水 補短板——國務院六舉措強化金融服務“三農”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吳雨)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確定六項舉措。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新舉措在加強金融支持“三農”發展方面力求織大網、蓄活水、補短板,將有效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強化金融支持“三農”發展。
  織大網:豐富金融服務主體培育農村金融市場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多種因素影響,農村金融仍然是整個金融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一是農村金融服務合力需要加乾如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發展、農業保險和農村資本市場;二是農村資金外流問題突出,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廣大農民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三是農村金融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四是扶持政策的協調性和合力尚有提升空間。
  此次會議確定,要豐富農村金融服務主體。分類推進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改革,培育發展村鎮銀行,提高民營資本持股比例,鼓勵建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整合放大服務“三農”能力。
  會議同時明確,要培育農村金融市場—展農機金融租賃服務,創新抵(質)押擔保方式,發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同時,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建立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面對‘三農’發展新變化,金融服務相應的需要改革創新。往年支持‘三農’發展多強調資金方面的支持,這次會議有了更多新內涵。”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說。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認為,過去金融服務“三農”在銀行體系內考慮的較多,而且民間資本力量釋放的不夠。這次會議不僅明確提高民營資本持股比例,而且鼓勵建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加強保險的作用,格局明顯比以前大,發揮銀行、證券、保險等多類金融機構不同的作用,形成金融服務合力。
  蓄活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涉農資金投放
  會議確定,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涉農貸款財政獎勵、農戶小額貸款稅收優惠和農村信貸損失補償等政策,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同時明確,加大涉農資金投放。對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落實縣域銀行業法人機構一定比例存款投放當地的政策。
  專家認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成本。不僅如此,這些優惠政策更體現了明確的導向性,引導金融機構在網點、資金、服務等方面向“三農”傾斜。
  “一定比例存款投放當地等政策,將有助於解決農村資金外流問題,引導金融機構在研發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更多地貼近‘三農’需求。”趙錫軍說。
  郭田勇認為,目前,農村資金外流是金融機構市場化的選擇,是出於對收益風險比的考慮,“比起短、小、急、頻的農村小額貸款,銀行更願意發展城市業務。不過,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城市業務競爭白熱化,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會投身於農村這片藍海”。
  會議確定,加大對發展現代農業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對此,專家認為,這順應了農業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大趨勢。過去談農村金融服務,主要是在服務傳統農業,此次更具前瞻性、視野更開闊地提出了對現代農業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
  補短板: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培育農村金融市場
  農村金融服務供應歷來薄弱,偏遠鄉鎮金融服務問題更是不容忽視。此次會議明確,要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完善扶貧貼息貸款政策。推動偏遠鄉鎮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同時,會議要求,所有涉農金融機構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脫農、多惠農。
  據瞭解,目前我國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物理網點共11萬個,鄉鎮新布設ATM機、POS機等電子機具231萬台,在40萬個行政村設置了助農取款服務點;農村保險服務網點已增至2.2萬個。與此同時,全國約有3.8萬個農村金融機構網點接入了人民銀行跨行支付系統,4萬個農村地區銀行營業網點開辦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
  郭田勇認為,以前金融發展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城市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近年來這種現象雖然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快發展。這次圍繞普惠金融,加強了對弱勢群體的金融服務,將會更多地惠及民生。
  “農村普惠金融問題不只是簡單的金融問題,而是與民生緊密相關,農民如何更好地分享金融發展的成果,需要國家層面著手,聯合多方力連從稅收政策、金融監管等多層面開展工作,提供全方位、系統的支持。此次會議提出的多項要求只是金融服務‘三農’的新起點,滿足‘三農’金融需求還須各方面積極配合,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落到實處。”趙錫軍說。  (原標題:國務院確定六項舉措強化金融服務“三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47luos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